企业文化属于企业软实力范畴,实践中企业软实力多被当成企业竞争力(硬实力)的补充,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企业软实力(Soft Power)是一个国家通过“吸引力”而非“强制力”来获得国际尊重、影响与认同的能力,它是传统的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之外的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等所体现出来的“实力”形式。
随后有学者把这一概念引申到企业,企业软实力很快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先后曾涌现出大量关于企业软实力的理论与方法,客观上对广大企业重视软实力、提升软实力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软实力很快就越过了“冷—热—冷”曲线的顶点,大家越来越清楚地看出,企业软实力充其量实只是一个“新瓶”,装进出去的依然是过去的“旧酒”,因为无论其内涵,还是外延都没有超出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内容或范畴,对企业难以产生额外的影响与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软实力就是一个伪命题。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企业、市场及竞争在认知或理解上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即把市场竞争能力当成了企业胜败存亡的全部,没有认识到决定企业命运的力量并非只来自对手,用户、供应商、社会、自然等构成的生态体系之于企业越来越具有决定地位与作用。
换句话说,企业具有更为适应生态体系的生命力或活力才是最为重要。但国家或民族没有这个问题,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长期形成的,都有充分的生存依据和合理性。生命力才是企业真正的“软实力”,而不是只把竞争力中“软”性因素单独划分出来另外打包。
面对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任何建材企业都不会放松对技术、质量、成本等硬手段打造,也不会忽略、忽视管理、文化、信誉等软元素的提升,这两方面都有充分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供企业学习、参考,而真正需要的企业软实力基础却普遍薄弱。
今天,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把金钱、地位与健康、寿命划上等号,更不会把体重、身高当成健康的符号,但若对建材企业提出相同的问题,相信大部分的企业都不会有清晰的答案,因为大家压根就没有企业健康、企业生命力这个概念。企业寿命或生命周期只是存续的时间长短,殊不知,穷困可以导致建材企业失败,疾病同样也会让建材企业倒下。如何培养企业适应生态体系的生命力,这才是新时期建材企业需要开始研究的新课题。
每一个建材企业都需要正确认识、全面把握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及作用,提高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发展及企业前途命运重要意义的认识,打造好、利用好企业文化这个可使企业行稳致远、企业百年的“刹手锏”。
来源:中国建材报(作者系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