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由广东省水泥技术情报网、广东省硅酸盐学会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水泥行业协会、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和广州市水泥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广东省2011年水泥与混凝土行业联合年会,在这里隆重开幕;我谨代表上述五个主办单位向在座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和代表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着国家银根收紧、市场需求放缓、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依然欣喜的发现:广东水泥行业的优异表现总体上是超越预期的,这得益于国家2009年38号文关于控制总量和淘汰落后的战略决策,也得益于各大水泥集团更成熟、更理智地面对经营环境的变化,推进行业自律的重要成果。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和混凝土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已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给我省的任务,新型干法水泥进一步进行了扩展,使我省的水泥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基本上与国家的平均水平持平,行业集中度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以实施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置污泥和城市生活垃圾等节能减排、实施循环经济的各项举措在行业内频结硕果,正成为我省水泥产业升级的风向标。诚然整个“十一五”期间水泥行业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莫过于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攀升,一扫历史上长期效益呆滞的困境,这无疑是任何的改变都无法与之相媲美的。个中经验,发人深省。如果我们能坚持自己发展的成功经验,乘行业布局日趋完善和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把精力更加专注放在行业发展的质量上面,实现从规模到利润的营销战略转变是指日可待。
展望“十二五”期间及未来,我们的行业依然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可以肯定,不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还要经历多少次调控的方式来实现向前推进的过程,但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国家基础设施迈向现代化,甚至受当前房价严控的房地产业其总体规模的提升在可预见一二十年内,增长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广东的水泥市场目前还有可观的发展空间,这就是我们的机遇所在。然而,我们行业上依然遇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在诸多的挑战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来自两大方面,其一来自行业内部,或称之为内源性挑战,而另外之一来自行业外部,或称之为外延性挑战,两大挑战像两把利剑架在行业头上,不能化解,则行业将会受遍体鳞伤之灾。
所谓内源性挑战,就是指面对市场的诱惑,广东能否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把好发展之“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在发展上,体内并没有“自律”基因,每一小块市场缺口都迅速变成无数企业扩张的重要落脚点。国家38号文对新建水泥生产线已长达两年禁锢已使得许多地方政府和水泥企业难以忍受。禁令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打开,淘汰落后之后的供求矛盾就是打开的钥匙,问题是我们行业内部能否更为成熟地理智地处理好新一轮的发展问题,将考验着我们的行业同仁。牢牢把好发展的那个“度”,甚至容忍所谓“适度饥饿”,适应国家既定的把水泥产业的区域布局放大至广东、广西统筹发展的战略,从此步入广东水泥不再有产能过剩的长治久安的年代,广东水泥行业才是迎接新的挑战后最大的胜利者。
所谓外延性挑战,就是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迫使水泥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重不重视,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型的水泥工业面临着进一步降低单位能耗和进一步削减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PM10甚至是PM2.5的颗粒粉尘排放量等多重约束,其压迫性将在“十二五”期间与日俱增。诸如“成本增加”、“指标上升太快”、“企业难以适应”等都不可能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旋律。广东还是国家碳减排试点省份,并在2013年起步碳排放交易权,对水泥工业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适者生存,明天就起步,是行业首选的战略。
全体水泥与混凝土行业的同仁们,在我们直面机遇与挑战的时刻,让我们更加关注行业发展的策略与技术,以专注的精神开好今年的年会,通过年会充分的交流,进一步增加相互了解和信任,共同分享行业的智慧与经验,为推动水泥与混凝土行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