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6.3%,增幅比1-9月份回落7.1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3.3%,增幅比1-9月回落1.6个百分点;汽车、计算机、手机、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产品产量累计同比增幅继续回落。建材工业消费市场需求增长总体放缓。3. 多因素影响导致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的波动性加大。三季度以来,建筑材料工业面临的运行环境波动明显。煤炭等生产要素供给量和价格大幅波动,对建筑材料生产造成较大影响;9月中下旬多地实施能耗“双控”,限电等措施导致制造业生产明显放缓,10月份建筑材料生产指数和工业消费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11月份恢复至景气区间,产品供给和市场的波动性增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减弱了建筑材料下游市场活动的积极性;多地疫情复发增加了建筑材料行业运行的不确定性;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加建材企业用电成本,叠加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建材企业生产仍处于高成本区间。
附注:
1. 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MPI)主要监测建筑材料工业运行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MPI高于100时,表明建筑材料工业运行处于景气区间,MPI低于100时,表明建筑材料工业运行处于非景气区间。
2. 建筑材料工业景气指数(MPI)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对建筑材料工业运行趋势进行判断。供给侧分为价格指数和生产指数,需求侧根据需求领域对建筑材料工业实际影响,分为投资需求指数、工业消费指数和建材国际贸易指数。
3. 建筑材料工业价格指数,反映建筑材料工业出厂价格变化趋势。出厂价格不包括建筑材料产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产品利润和税费等。出厂价格不同于市场价格,两者变动会相互影响,存在时滞,在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会出现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情况。
4. 建筑材料工业生产指数,反映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的变化趋势,不包含价格变动因素。
5. 投资需求指数,反映与建筑材料相关的投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
6. 工业消费指数反映与建筑材料相关的工业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工业消费,既包括建筑材料工业内部产业间的消费,也包括下游产业对建筑材料产品的消费。
7. 建材国际贸易指数反映建筑材料国际贸易变化趋势,主要由建筑卫生陶瓷、建筑技术玻璃、建筑用石、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非金属矿等行业出口指数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