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黄焱斌、东鹏钟应洲、大角鹿南顺芝、昊晟游俊中国陶瓷行业的市场、增长方向及全球化的看法
来源:陶城报
|
作者: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3-10-16
|
1514 次浏览
|
分享到:
钟应洲提到,如果非要给中国陶企目前的全球化版本下一个定义,他认为目前是5.5版本。“为什么5.5?整个企业的运作,人财物供产销,这是最基本的6大方面。中国之前是(遵循)‘中国造卖全球’(的理念),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产品出去了,但是很可惜品牌没有出去,就因为这个0.5导致了中国的整个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我们缺的恰恰就是品牌。我觉得在整个行业或者说未来我们要进一步的扩大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品牌一定不能忽视,所以我说是5.5,其中(缺失的)0.5就是在品牌。”
如何才能在品牌方面进行突破?他认为,思维的转变很关键。“从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来看,我觉得第一,我们要明确全球就是一个一体化的市场,中国只是全球市场里面的一部分,而不要把它分成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好像出海就是很大一件事一样,其实错了,我觉得全球市场来看的时候,哪里有市场我们就去哪里,并没有分国内国外,它只是个整体的市场,将来是‘全球造全球卖’,这才是我们统一面对整个国际市场、全球市场的一个最根本的底层逻辑的改变。”
黄焱斌表示,还是要立足好国内。“虽然说中国市场受比较大的影响,我觉得中国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陶企如果)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好创新,做好管理,做好对渠道对用户服务和体验,我相信认真去做,把之前没做好的事情认真做好,在当下更努力把它做好,有增长空间的,这是我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大的品牌大企业在国内做强之后,做大之后走出去,这是必然选择,也是必然趋势,只是每个企业选择走出去的时间段不一样,走出去的目标市场不一样,走出去的合作方式和落地海外市场的方式不一样,每个企业走出去,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觉得自己最适合的市场。”“当然也许第一次走出去,未必(成功),你决定这个市场的时候就一定适合谁也不知道,这是未知的市场。马可波罗7年前走进美国田纳西州,办了中国企业,走进美国第一个生产基地,但我们这7年在美国也受了不少苦,遭了不少罪,所以想走出去是必然选择是必然趋势,但怎么走这一步任重而道远,自己要认真去酸甜苦辣,尝了一遍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