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整体形势低迷,但陶瓷企业积极通过节能、环保、绿色、创新、紧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等努力措施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和主动性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加大,积极参与国家绿色建材标识评价并取得较好成绩;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转型升级,例如,新明珠集团打造多元化产业生态圈,东鹏、新明珠牵头成立众陶联产业平台,宏宇集团研发大红墨水突破世界性难题,东鹏、博晖机电干法制粉项目通过国家级鉴定,蒙娜丽莎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通过工信部项目验收;而唯美集团在美国投资设厂,科达洁能与广州森大集团联合投资在非洲建陶瓷厂(其中肯尼亚陶瓷厂已正式投产),则是我省建材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落到实处的标志。
(四)装饰装修类其他材料逆势增长
铝型材、不锈钢、塑料管材等装饰装修类材料和新型建材运行情况良好,比上年度有较快增长。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4%,五金、电料类增长12.6%。
(五)全行业环保力度加大
2016年,水泥、玻璃、陶瓷三大行业的环保力度大大加强,之前相对于水泥行业来说环保动作慢一些的玻璃、陶瓷行业,在去年一年时间里面,很多企业都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市场低迷的时间,进行环保升级改造。
三、2017年需求预测与行业展望
2016年国家去产能的范围主要是煤炭、钢铁行业,2017年将拓展到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业。
2017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继续加大,而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预计今年水泥需求波动不大,与2016年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去产能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及阶梯电价的具体政策措施的落实,将加速落后产能的退出,有助于水泥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由于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影响房地产销售,未来玻璃、陶瓷及其他装饰装修材料需求将审慎乐观,二次装修是需求增长的补充。
原材料、燃料和环保等运行成本的提升,将使行业利润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去产能有助于行业整体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升。
陶瓷行业市场供需失衡矛盾更突出,竞争日趋激烈,将加快洗牌,落后的企业面临淘汰,品牌的产品、创新有特色的企业把握好机会将进一步发展。
陶瓷企业节能环保的自主性将进一步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加大投入进行环保、节能设施的升级改造。干法制粉、原料集中制备等先进工艺技术的应用加快推广,将总体提高行业运行的效益、质量。